【南方日报】与饶宗颐有多年交往的友人和后学追忆其学术和艺术风采 回内地游学行万里 开启又一段黄金时代
2月6日凌晨,一代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与世长辞。他幼承家学,博闻强记,志存高远,自学而成一代大家,学艺双携,中西贯通,在众多学科开风气之先,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治学领域之广,世所罕见。近日,南方日报记者专访多位与饶宗颐有多年交往的友人和后学,追忆其学术和艺术的风采。
饶宗颐曾自述:“一向观世如史,保持着‘超乎象外’的心态,从高处向下看,不局促于一草一木,四维空间,还有上下。”他写过一首广为人知的诗《偶作示诸生》:“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天风吹海雨,欲鼓伯牙琴。”这首诗就表明了他的人生态度和追求。
游学行万里
考察旅行历时三个月,经过十几个省市,参观了33个博物馆,见到了大量新出土的文物资料,行程万余里。饶宗颐非常兴奋,回到香港后就请名家冯康侯刻了一方印章,“九州历其七,五岳登其四”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宪通与饶宗颐交往30多年。最近这几天有很多媒体记者采访他。近日,南方日报记者来到83岁的曾宪通家中,一进客厅,饶宗颐题写的两幅字分外显眼,一幅在客厅正面,“贞石万载”悬挂在天花板之下,落款是“宪通兄雅属,九十叟选堂”。其下面的书架上是一排20册《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左侧墙上则是饶宗颐用行草写的一首唐诗,曾宪通笑着说:“这首诗是1980年陪同饶先生考察结束后他送给我的,其中有一个字写错了,就在旁边加上点,把正确的写在下面。”这幅字的落款则是,“宪通贤棣正”。
事先,曾宪通已经找出了五六本相关的著作,与记者共同回忆陪同饶宗颐的日子。1979年冬天,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在中山大学召开,刚退休的饶宗颐应邀出席,这是他离开内地30年后第一次回来参加会议。在欢迎宴上,当时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说,希望先生以后多回来走走,饶宗颐非常激动,“我从小研究《楚辞》地理,对各地的地名非常熟悉,真想到处去看看”。于是,当场就确定了以后由曾宪通来陪同。
1980年9月下旬,在成都参加完会议之后,曾宪通就陪同饶宗颐踏上了行程。“饶先生带的行李很简单,几件换洗的衣服,还有两本书《徐霞客游记》和《杜诗镜诠》,每到一地饶先生都要看看徐霞客有没有到过,是如何记载的。”
《选堂访古留影与饶学管窥》这本书详细记录了那段岁月,看着书中发黄的彩色照片,曾宪通不时陷入沉思。
在湖北省博物馆,他们在库房中看到一对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漆衣箱,箱子上写有漆书铭文,其中一件写有二十八宿名,左下角还有六行20个古文奇字。博物馆的馆长也看不懂这些字,就请饶宗颐解读。
晚上回到旅馆后,饶宗颐开始了推演。曾宪通回忆当时的场景,“饶先生说要根据整体环境来推测,一边有二十八星宿,那么这些文字应当与天象、乐律有关。再联系古文字的形体、意义和音读,经过反复推敲,终于写出:‘民祀隹坊(房),日辰于维,兴岁之四(驷),所尚若陈,经天尝(常)和’”。
这次考察旅行历时三个月,经过十几个省市,参观了33个博物馆,见到了大量新出土的文物资料,行程万余里。饶宗颐非常兴奋,回到香港后就请名家冯康侯刻了一方印章,“九州历其七,五岳登其四”,这是顾炎武的名句。同时,饶宗颐专门画了一幅长卷《夔府揽胜图》送给曾宪通。
多年以后,饶宗颐回忆起这段经历无限感慨:“那一年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一年,获得很多的知识,至今不忘。”曾宪通同样深有感触:“这次游历是他人生中在学术和艺术领域内一次很有意义的实践和升华,开启了他另外一段学术黄金时代。”
治学求是求真求正
2009年,应洪楚平所求,饶宗颐送给他三幅书画套扇,正面用不同的字体题写了“求是、求真、求正”
回顾饶宗颐的学术历程,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具备,家学渊源和个人天资与努力,再加上名师益友,终成一代名家。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大饶宗颐研究院执行院长陈伟武师从曾宪通,在办公室中,他冲好茶,找出几本《华学》,讲述他印象中的饶宗颐。银眉鹤发、清瘦矍铄,这是晚年饶宗颐给人的印象,饶在童年也是瘦。
陈伟武指着《华学》上的一幅饶氏家族1926年的合影,“你有没有注意到,9岁的饶宗颐宽宽的额头,让我想起年轻时的梁启超”。
1917年8月9日,饶宗颐出生于广东潮安,家族富甲一方。其家学渊源深厚,其父亲饶锷是儒商,工于诗文,长于考据,在家乡建起了潮州最大的藏书楼“天啸楼”,藏书据说十万卷。饶宗颐的伯父是画家,又收藏有很多拓本、古钱。有了这样良好的家庭条件,饶宗颐幼承庭训,博览群书,在父亲的指导下读书习画,写诗填词。
饶宗颐曾经自述:“我有五个基础来自家学,一是家里训练我写诗、填词,还有写骈文、散文;二是写字画画;三是目录学;四是儒、释、道;五是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
陈伟武曾经用了一周的时间,在广东省档案馆中找到了饶宗颐当年在中大广东通志馆的名册记录,上面记载着21岁的饶宗颐是馆中艺文纂修,广东省立四中(金山中学)肄业,“后来,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把这份档案的复印件送给了饶先生”。
陈伟武认为,“饶先生学术上最大的贡献还是历史学,他对甲骨文、简帛等方面的研究,实际上是当做史料和工具,目的在于通过史料透视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
“饶先生是以系统论来看待中国历史,注重从中华文化的源流上来研究,从古文字,到汉字的演变,到出土文献,再到诗歌和书法,从中探讨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正是因为有了远超常人的知识储备,“看到一则材料或文献,能够迅速调动知识储备,互相勾连,触处生花,产生很多学术思路和观点”。
陈伟武颇有感慨,“饶先生的学术路上有很多名师益友,有很多贵人”。比如,地方文献专家温丹铭推荐他进入广东通志馆;文史学家詹安泰推荐他进中大当研究员;在香港期间,著名出版家王云五邀请饶宗颐协助编《中山大辞典》,由此饶接触到了甲骨文;著名书画家叶恭绰邀请饶宗颐参与编定《全清词钞》。
另外,饶宗颐还有一位贵人就是祖籍潮安常住香港的儒商方继仁。1949年,方继仁建议饶宗颐留在香港,从此饶宗颐定居香港,开启了从香港走向世界的学术之旅。到了1950年代中期,方继仁斥巨资购买英国斯坦因从敦煌带走的卷子的缩微胶卷,送给饶宗颐进行研究。
几十年后,饶宗颐重提往事,非常感激:“方继仁先生是我生命中很关键的一个人。”
饶宗颐曾多次说过,做学问要“求是、求真、求正”。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洪楚平认为,“这也是他治学和为人的写照”。2009年,应洪楚平所求,饶宗颐送给他三幅书画套扇,正面用不同的字体题写了“求是、求真、求正”。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饶老谈到学脉,随即用圆珠笔在餐巾纸上写下学脉传承的重要人物,在北大之下,写有唐兰、杨联陞;在唐文治之下写有钱基博、王蘧常、程千帆。纸巾上还写下了海外汉学家沙晼、伯希和等人的名字
1987年4月22日上午,饶宗颐来到暨南大学文学院,和该院的教师作学术座谈,在广东省政协工作的洪楚平骑自行车,从六榕路赶到暨大,这是洪楚平第一次见到饶宗颐,“回想起来至今历历在目。饶先生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当时洪楚平把饶宗颐所讲要点记在一个红色封皮的笔记本上,至今他还珍藏着这个笔记本,上面的字迹清清楚楚。从那以后,洪楚平就留心搜集饶宗颐的学术和艺术著作,至今已经积累了300余册。“饶先生自己就送给我十几册签名的书。”
在学术上,饶宗颐在众多领域开风气之先;在艺术上,他精通琴诗书画,是绘画和书法大家,人称学艺双携,学艺贯通。饶宗颐的书法,清超醇雅,自成一体;他的人物画,另辟蹊径,张大千称之为“饶氏白描,天下独步”。
“饶老在艺术上达到了脱俗的境界,他创作不为功利。观赏他的作品,令人心静”。洪楚平曾多次为饶宗颐策划展览。2004年,“造化心源──饶宗颐书画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举行。“这个题目就是饶老定的,来源于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老人家看了两次展览,并现场给我们讲他的艺术精髓”。
第二年,在“岭海风韵——岭南四君子与饶宗颐教授合作画展”上,洪楚平把饶宗颐的全部手卷整卷打开展出,“老人家非常高兴,说这才是真正的展览。在香港因为场地的关系,有些手卷写完就放置一边,没有机会完全展出”。
在这次展览期间,饶宗颐写下了:“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这句话出自《易经·系辞上》,此后他反复思考这几个字,并以此来理解饶宗颐的诗文书画。
2010年,洪楚平准备为赖少其策划一个花卉写生展览,初定的题目是梦笔生花,“饶老建议改为笔底生花,他说梦笔生花就虚了,笔底生花才是真正的艺术功力”。
因为多年的交往,洪楚平与饶宗颐越发亲近,饶宗颐多次给他题词写字、惠赠书籍,“在称呼上从原来的洪楚平先生,到楚平兄,后来就写楚平老弟”。饶宗颐曾经送洪楚平一幅对联,“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意思是:思想成熟,文章自然深沉老到;学问深厚,气质自然优雅平和。洪楚平将之当做座右铭。
2007年7月27日,洪楚平携女儿赴港拜访饶宗颐,并与饶老的家人一起吃饭,其乐融融,边吃边聊两个小时。“当时饶老谈到学脉,随即用圆珠笔在餐巾纸上写下学脉传承的重要人物,在北大之下,写有唐兰、杨联陞;在唐文治之下写有钱基博、王蘧常、程千帆。纸巾上还写下了海外汉学家沙晼、伯希和等人的名字”。为了核实当时的细节,洪楚平还打电话给女儿。
洪楚平至今保留着这张纸巾,“在很软的餐巾纸上写的,可见用笔劲力之强”。
陈伟武说,饶宗颐平时喜欢用圆珠笔,经常随手记下他的想法,“因为方便快捷”。1999年在香港做访问研究期间,陈伟武曾为饶宗颐誉写稿件,原稿上密密麻麻,一篇稿件往往要抄写很久,“饶先生说,你们觉得哪里错了可以直接改”。陈伟武想,“我们哪里敢改啊。”
1965年,饶宗颐法国之行写下了诗集《白山集》,其中《咏雪》写道:“凝愁翠欲拾,扶梦烟如芘。园林粲皓然,贞白明吾志。”饶宗颐平时倾慕南朝齐梁时期隐士陶弘景(谥号贞白),陶氏博学多才,患未能精,而苦恨无书。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8-02/13/content_77037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