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工委 2017 年工作总结
2017 年,教育系统关工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导,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中心、服务大局、配合补充,充分发挥教育系统 “五老”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作出了独特贡献。
一、坚持政治引领,抓实抓牢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工作
1.抓好规划部署。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头等政治任务,提早谋划、超前部署。召开常务主任办公会提前专题研究学习宣传贯彻方案;组织邀请部分专家和教育系统关工委负责同志进行座谈,研究探讨学习贯彻工作思路和举措;印发通知对教育系统关工委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2.抓好学习培训。把培训交流作为深入学习领会的重要手段,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举办教育关工委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报告会,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顾海良为京津冀教育系统关工委负责同志和在京直属高校关工委老同志做专题辅导报告,深入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举办教育关工委领导干部培训班 2 期,分别围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专题学习和交流研讨,各省(区、市)教育关工委负责同志和部直属高校关工委负责同志等约 240 人次参加。指导部分地方协作组和直属高校协作组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交流重点,在武汉理工大学和厦门大学召开的直属高校协作组会议,专门邀请专家作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辅导。
3.抓好学习宣传。把宣传作为学习贯彻的重要途径,抓住契机、深化宣传。在部关工委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开辟学习专栏,及时刊发专家权威解读辅导文章、各级教育关工委学习动态和老同志学习体会,全年刊发理论文章 49 篇、学习动态 112 篇、学习体会 83 篇。在工作刊《心系下一代》杂志开辟学习专栏 13 个,刊发文章 44 篇。在《中国教育报》、《火炬》杂志、教育部官网及时报道部关工委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高校思政会动态,有力配合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政会精神的学习贯彻。
各级教育关工委结合本地本校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老少共话活动,老同志现身说法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助力高校思政工作;天津市教育关工委依托天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工作室,试点思想政治教育直播平台建设,建立天津高校“超级校园联盟”,加大“超级校园”APP 推广力度,并根据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兴趣热点在 APP 中新增多个栏目发挥其思想引领作用;北京外国语大学关工委组织“老少十九大知识竞赛闯关活动”;华东师范大学关工委录制老少共读新党章微视频。
二、突显立德树人,抓住契机深化各级各类主题教育活动
1.深入开展党史国史军史教育活动。各级教育关工委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 周年等重要节点,充分利用本地本校优质资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革命优良传统教育。安徽省多地市教育关工委在“九·一八”事变 86 周年纪念日,举行“纪念九·一八,弘扬中国魂,放飞中国梦,传承红基因”的主题教育活动;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把“三史”教育与培养高中入党积极分子相结合,组织学员参观中共一大、二大会址,参观国歌纪念馆、钱学森图书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关工委围绕建军 90 周年,开展老少共话活动,多次组织大学生参观“八七会议”会址及陈列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工委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传递惠园风,共筑青春梦”主题活动,与承德隆化县蓝旗营中学、承德张三营中学两所中学举办线上“励志教育”交流活动;浙江大学关工委围绕“建军 90周年”“十月革命 100 周年”和“南京大屠杀 80 周年祭”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2.认真组织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 20 周年系列活动。今年,举办了以“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5000 万中小学生参加读书、征文、演讲、朗诵活动;以活动开展 20 周年为契机,通过座谈、研讨、征文、采访、调研等多种形式深入总结活动成效及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深入持续开展的对策思路,并于 7月底在北京召开了“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 20 周年总结大会,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朱之文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教育报专版进行了报道,中国教育电视台进行了展播。经过 20 年的不懈努力,活动已覆盖全国 31 个省(区、市),累计近 4 亿人次青少年参与并从中受益。
3.配合组织开展“中华魂”读书活动。与中国关工委共同举办第 25 届“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以“辉煌与梦想—党史国史教育”为主题,引导青少年深入了解党的革命传统,更加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共吸引 1500 万青少年积极参与,达到了读书育人的预期效果。同时,开展“中华魂捐书助学献爱心援建活动”,截止到 11 月底共向老、少、边、穷地区捐建“中华魂”书屋 20 余个,赠送图书 30000余册,价值 85 万余元。
三、推动工作创新,深化拓展平台品牌工作
1.全面开展“院士回母校”活动。深入总结 2016 年“院士回母校”活动试点工作,印发《关于教育系统关工委全面开展“院士回母校”“杰出老校友回母校”活动的通知》,活动受邀回母校对象由工程院院士扩展为两院院士和“杰出老校友”,受众面由高校扩展为整个教育系统。与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在北京大学共同举办“院士回母校”首场活动;在宁夏大学启动“杰出老校友回母校”首场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年举办“院士回母校”“杰出老校友回母校”活动 30 多场,范围覆盖近 40 所学校,35 位院士和 20 多位老校友回到母校,20 多万名学生受益。参与学校现场开通微信、微博墙与学生积极互动,并适时推出“院士经典语录”,活动内容吸引人,形式新颖,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正逐步成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常态化平台和品牌。中国关工委顾秀莲主任 2 次出席活动并讲话。
2.全面启动工匠进校园活动。在无锡召开“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总结部署会,总结试点经验,推动“工匠进校园”活动全面开展,30 个省市教育关工委负责同志参加,北京、上海、陕西、山东教育系统关工委等单位交流经验。联合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共同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工匠进校园”活动的通知》,明确活动主题、内容以及组织形式,指导活动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年举办“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 15 场,范围覆盖 10 个省和 11 个职业院校,邀请大国工匠 45 位、14500 多名师生参加活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数十家主流媒体和地方媒体对“工匠进校园”活动给予及时报道,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作用。通过现场直播、观看录像、班级讨论等方式,10 余万名学生参与活动,活动受众面进一步扩大。各地各校在活动举办过程中,紧密围绕活动主题,根据地域、行业和学校实际,对主题进行充实、延伸和拓展,不断丰富活动内涵,赋予本地本校特色。山东立足本省特色,将活动拓展为“齐鲁工匠进校园”,在全省职业院校迅速铺开;内蒙古将主题中加入“点亮人生信仰,筑梦祖国北疆”,将学生信仰培养和中国梦在活动中结合起来;广东以“追求完美极致,力争精益求精”为主题,突出了由“工”到“匠”过程中技艺和品质的升华。
3.继续推进“老校长下乡”试点活动。北京继续组织西城、海淀等优质教育资源充足城区的退休老校长、管理人员等在密云、河北阜平等山区共 10 所乡村学校开展教育帮扶,并充分利用高校资源,选拔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优秀学子作为助理配合老校长开展助教工作;浙江选派了 52 名老校长、老教师及部分教学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分赴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边远山区 所学校进行“跨地市、进乡镇、全方位的精准扶贫支教”;贵州召开经验推广会,持续选送优秀教师赴边远山区支教;四川选送成都地区优秀老校长老教师到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助教,受到受助单位的热烈欢迎。
4.组织创新案例评选。组织开展创新案例评选活动,各级教育关工委上报创新案例 100 个,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关工委“二十三年红旗不倒读书协会”等 10 个案例获评“十佳创新案例”,天津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转变宣讲模式,更好传播正能量”等 20 个案例获评“优秀创新案例”,评选活动推动打造了一批新工作品牌,树立了教育关工委工作创新典型,营造了积极创新实践的良好氛围。在江苏镇江召开全国教育关工委创新案例交流会,河北省教育厅关工委等 10家单位进行经验交流,会议充分展示各地各校创新工作优秀成果,深入总结了教育关工委在工作内容、活动形式、工作手段、组织方式等方面的创新经验,提出创新要求,极大地推动了教育关工委的创新发展。各级教育关工委积极探索,锐意推动工作实践创新,形成了一批工作机制成熟、实际效果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优秀创新案例。华东师范大学关工委在“思齐计划”的基础上,建设“思齐”网站,开办“思齐学堂”,开通“思齐聊聊吧”,开拓了“思齐+”育人新格局;江苏大学关工委长期以来探索并坚持“一盘棋、两围绕、三走进、十关爱”的工作模式,形成了“关爱超市”“谈心屋”等一批特色品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工委搭建“故事”平台,组织老党员从亲身经历出发,用故事讲道理,通过故事语言与亲和力、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事例,使学生感同身受,触及灵魂,启迪思想;延边大学关工委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关工委积极开展以“共建基地、共育队伍、共享资源、共谋发展”为核心内容的校地合作共建相互协作,取长补短,推进了高校和地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快速发展。
四、围绕中心,助力家庭、社区教育和教育扶贫
1.深化家庭教育课题研究。积极推进《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课题研究,开展课题成果(“家风”、“叙事”、“案例”、“范例”、“论文”)征文活动,共征集征文2741篇,评出一等奖286篇、二等奖649篇、三等奖779篇,进一步推动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和质量。在成都召开教育部关工委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实验基地启动工作会议暨《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子课题现场交流会,确立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等10家单位为教育部关工委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实验基地首批试点单位,进一步巩固课题研究成果,推广优秀家庭教育工作范式。《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课题成果集(包含总课题成果文稿以及《家风》、《叙事》、《案例》三本子课题成果集)完稿。
2.开展社区教育联系点建设。开展教育关工委社区教育联系点建设工作,进一步拓展教育关工委参与社区教育的渠道,评选并确立26个省(区、市)28家单位为教育部关工委首批社区教育联系点,先行先试,充分发挥联系点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成都召开教育部关工委社区教育联系点建设推进会,邀请职成司相关负责同志做专题报告,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关工委等3家单位做大会交流发言,北京市昌平区教育系统关工委等8家单位进行交流研讨,会议总结了社区教育工作,交流了工作经验,对如何做好联系点工作以及如何发挥联系点作用提出要求、作出部署,有效推动了社区教育联系点建设工作。
3.助力精准扶贫。指导支持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实施好贫困地区学生圆梦计划、捐资助学项目、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建设。在山西、吉林、广东、云南等 7 个省开展 30 多个公益项目及捐赠活动,全年共投入款物 6100 余万元。其中,在云南开展的精准扶贫项目“滇西助学圆梦计划”共募集款物 3000 余万元,实施公益项目及捐赠活动 28 个,通过援建留守儿童关爱中心、营养厨房等项目,关爱农村贫困地区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今年捐赠范围覆盖滇西 10 个州市,直接受益人数累计超过 12 万人次;落实中央领导批示,在大理州举办两期“关爱启蒙者——流动课堂”幼师培训班,参训人员覆盖大理州 12 个县市,培训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1800 多人次,成效显著。
五、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坚强堡垒
1.加强基层关工委建设指导。部关工委领导班子成员认真落实分工联系地方制度,先后赴云南、福建、江苏、上海、江西等地就中小学关工委建设、高校二级关工委建设等开展调研,了解掌握地方和高校关工委建设情况,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在京召开全国职业院校关工委工作交流研讨会,28个省(区、市)教育关工委和 40 所职业院校联系点关工委负责同志参加,重庆女子职业高级中学等 3 家单位做大会交流发言,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 5 家单位做课题和征文交流,会议总结了职业院校关工委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为职业院校关工委搭建了交流平台,对于推动职业院校关工委工作和组织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组织开展“工匠精神与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征文研讨活动,收到 20 个省(区、市)报送征文 406 篇,评选出征文一等奖 16 篇、二等奖 58 篇、三等奖 76 篇,优秀组织奖 12 个,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促进职业院校关工委的凝聚力。
2.加强宣传工作。强化典型宣传,委托中国教育电视台拍摄10集关工人物宣传片,通过电视台、网络、微信等媒体多次展示和宣传,受到各级教育关工委和广大“五老”的热烈欢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极大提升了教育关工委工作的影响力;开展第二届“心中的感动——记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优秀人物” 征文活动,12篇征文荣获特等奖,31篇征文荣获一等奖,82篇征文荣获二等奖,372篇征文荣获优秀奖,北京、江苏、福建、重庆、上海、安徽和山东7个省市教育关工委获优秀组织奖,征文活动有效推介和宣传了“五老”典型事例,进一步弘扬了关工委老同志的高尚风范。加强自有媒体建设,工作会刊《心系下一代》正式出版发行,25个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和1个计划单列市建立工作站,工作座谈会在上海召开,总结创刊十年经验,谋划未来发展方向,会刊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工作指导作用更加凸显;优化部关工委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及时开设相关专栏,保证重大活动的全方位宣传,一年来,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580条,订阅用户数达4000个,成为各级教育关工委及时了解工作动态、进行工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加强与新华社等中央媒体的联系,一年来,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刊发、转发教育关工委相关工作信息300余次。
3.加强理论研究。积极推进 2016 年立项课题结题工作,25 项课题中 22 项顺利结题,为教育关工委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智库作用初步显现。组织专家研究起草《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规程》(暂定名),研究探讨教育关工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有关要求和工作规则。各级教育关工委也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北京、上海、江苏等地教育系统关工委围绕工作需要,组织课题研究,成果颇丰,对工作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4.加强协作交流。加强省级教育关工委秘书处工作的沟通和交流,在福州举办 2017 年全国教育关工委秘书处工作培训班,总结部署工作,交流教育关工委秘书处工作,研讨加强新形势下秘书处建设,推动各项工作。坚持协作交流机制,指导有关省市、高校办好地方协作组和直属高校协作组工作会议,教育关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地方协作组会议 3次、直属高校协作组会议 5 次。加强与各地各校关工委的沟通,部关工委新建社区教育联系点、中职高职院校联系点、大国工匠进校园等专题工作群,实现工作群类别全覆盖,及时沟通联络,开展工作指导。各地教育关工委也十分重视沟通交流,北京、上海、安徽、福建、山东、重庆、贵州、陕西等地通过召开年度工作会、协作会、片会等形式,总结交流好经验、好做法,深入推进关工委工作。
2017 年教育关工委工作总体上有以下几方面经验: 一是关工委工作要带头坚持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把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提前谋划、积极准备、认真落实,体现出教育关工委的政治优势和高度自觉。 二是关工委工作要始终坚持正确方向,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今年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25周年指示、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可喜成效,充分体现了关工委工作围绕大局、明确重点、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有所作为的工作特色。 三是关工委工作必须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新时代新征程新体会不断激励我们读懂工作对象,研究青少年特点规律,从而有效增强关工委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四是关工委工作要善于协同创新、借势增力,形成有力的工作合力。今年增加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院士回母校”活动,全国总工会全程参与、积极推进“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充分体现了关工委工作善于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共同致力于培养下一代的作用和功能。
2017 年教育关工委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 一是发展不平衡,少数地方、高校工作存在困难,有工作停滞、有名无实甚至倒退的现象。 二是优秀品牌活动的内容挖掘不够充分,宣传效应不够,社会影响力不够。 三是“五老”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多数停留在邀请“五老”作报告层面,活动形式不丰富。
今后,各级教育关工委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教育部党组的坚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支持下,攻坚克难、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创新发展,为教育改革发展、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