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半休,关心和支持年青一代的工作
古德祥
本人在生命科学学院工作,曾任昆虫学研究所副所长、生科院副院长(1992~1994)、教育部食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2003年12月接到退休通知书,2004年1月退休。2005年本人指导的最后一批博士生和硕士生毕业离校。2006年为出差的教师代课外,不再承担教学任务。但从2004年起,我一直在中山大学食品与健康工程研究院工作,上午上班,根据工程研究院的任务,做点力所能及的业务工作。下午休息,这是我的半休生活。回忆退休8年来,做了如下工作:
支持年青教师创新团队开展冬虫夏草的牧虫工程研究,2006年起在西藏林芝地区色季拉山海拔4316米的高原上,建立“中山大学青藏高原特色资源科学工作站”。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阶段性进展。2010年8月中大党委郑德涛书记陪同广东省委汪洋书记到西藏林芝中大高原科学工作站考察,得到汪书记的充分肯定,他说,“你们能在这种环境下长期坚持工作,把基地建设得这么出色,实在不易。”“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希望你们中间能够出现一个虫草界的袁隆平”。本项目也得到国务院国家扶贫办、国家科委的大力支持。本人前后去西藏4次,最长时间为一个月。
支持年青创新团队在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上建立“中山大学西部荒漠改造及特色资源科学工作站”,在3300亩沙漠上种植固沙植物柽柳,研发柽柳上的寄生植物管花肉苁蓉药材,这是支疆项目。固沙植物柽柳的生长过程,有不少虫害。本人带领研究生进行虫害的野外调查和参于害虫防治工作。2008年起前后去新疆5次,逗留时间每年一至一个半月左右。该站的工作已有四个年头,柽柳已成林,长有3米多高,接种的寄生植物管花肉苁蓉药材,也开始有批量产出;粗加工的厂房和第一条生产线已建成,今年可投入生产。这是创新团队的努力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
协助刘教授指导研究生,与他(她)们讨论研究方案,一起在野外调查,从中向他(她)们传授一些生物、昆虫及虫害的知识;审阅研究生的毕业学位论文等。更重要的是与研究生思想上的交流,要求他们先学会做人,并介绍吴维库的《塑造阳光心态》文章给他们看,目的就是要塑造阳光心态,把兴趣和愉快这两个好情绪调动出来,使大家经常处于积极的情绪当中。让他们建立起积极的价值观,获得健康的人生,释放出强劲的影响力。内心只有是一团火,才能释放出光和热。知道良好的心态影响个人、家庭、团队、组织,最后影响到社会的的发展。好的心态让你成功,坏的心态毁灭你自己。我也愿意做他们的朋友,经常和年青人在一起,我的心态也会变得更年青些。